2024年11月15日-17日,“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专题沙龙在安徽黄山成功举行。会议围绕“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探讨科学引导村落功能更新与空间活化利用,服务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更新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铁范,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李早,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本伦,歙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张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甄峰教授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华主持。
李铁范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开启新征程、大黄山建设焕发新气象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在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美称,古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府县同城1400余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共商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的实施路径,共同探讨传统村落面临的物质空间老化、传统文化失活等诸多困境的解决方式,共同展望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前景。近年来,黄山学院把夯实科研平台基础、提升内涵品质作为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依托安徽省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等平台,积极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带来新的思路与活力。真诚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并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体系化,并在盘活村落资源的基础上,使其活化和转化,带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
会议上,共有12位专家做主旨报告,分别为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原常委、原副校长教授陆林的“徽州村落景观特征与旅游价值”;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副院长吴尧教授的“价值导向下苏州吴江北宫桥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原所长张虹鸥的“岭南水乡村保护与规划建设-佛山紫南村实践”;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的“旅游创客在地化实践与传统村落发展:城乡韧性视角”;贵州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余压芳的“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创新性转化路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魏成的“快速城镇化驱动下珠三角传统村落类型分化与保护利用响应”;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范文明的“歙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王娟教授的“传统村落价值旅游化利用的实践逻辑”;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分院副院长刘珊的“新时期传统村落“规建治”的思考”;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汪强博士的“地域性视角下装配式农房适恰生成设计研究”。
会议组织了圆桌沙龙专题研讨。圆桌沙龙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闫凤英教授主持,与会代表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多平,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曹海婴,安徽建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教授洪涛,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曾锐,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金利霞,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李传武,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教授张润梅,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辉保,歙县三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汪仕军,歙县文物事务中心副主任周虎,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忠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歙县正辉砖雕艺术研究所所长吴正辉,歙县许村镇和悦居民宿主、安徽省徽学会理事许琦,歙县深渡镇党委委员、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歙县徽派盆景协会会长洪定勇等围绕“传统村落更新、活化利用的挑战与路径选择”展开研讨。
会议还组织了期刊面对面。期刊面对面由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程叶青主持,与会代表《自然资源学报》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学术期刊中心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晓华,《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编辑肖烈桂,《旅游学刊》编辑部编辑刘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杂志副主编、研究员杨春志,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热带地理》副主编叶玉瑶,《工程与建设》杂志总编辑姜璐等就学术研究发表、投稿等关键问题展开面对面交流。
会议还在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组织了自然资源“大家谈”。在自然资源“大家谈”中,与会代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陈晓华、我校旅游学院教授余向洋围绕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地域环境健康与空间智慧感知工程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安徽省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承办,歙县人民政府、《工程与建设》编辑部协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规划咨询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与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对于持续推动我国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的学术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推进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领域发挥作用,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旅游学院 代华;摄影:会务组;审核:旅游学院 张俊香)